
在猫田国家公园包秀拉姆萨尔湿地成功野化暹罗鳄

包秀和周围的湿地位于猫田国家公园的西北部,1980 年前曾有大量暹罗鳄在此栖息。然而,自 1992 年公园建立以来,这里就再也没有记录到鳄鱼的踪迹。此外,由于耕地被侵占、森林产品被开采、狩猎和诱捕动物、非法捕鱼等原因,自然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
20 世纪 90 年代末,人们开始努力在这一地区重建鳄鱼种群。从 2001 年到 2005 年,首批 60 条鳄鱼被放归到包秀。2005 年 9 月,记录到第一条小鳄鱼。至今,包秀的暹罗鳄种群发展稳定,多年来定期录得新的幼鳄。
除暹罗鳄外,在包秀地区栖息的其他物种,如高鹿、山猪、绿杓鹬和大型水鸟的数量也在稳步增加。
背景
应对的挑战
暹罗鳄在整个越南南部地区已经灭绝。
人类对保护区的严重压力导致栖息地质量下降。
由于缺乏安全和合适的栖息地,在越南开展物种重引入工作之前,没有成功的例子。
重新引入物种往往需要大量的财政资源和耗费大量的时间。
地点
过程
过程概述
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在猫田国家公园重新建立暹罗鳄种群的想法和努力开始启动。要实施这一计划,必须准备好许多必要的因素,特别是为重新引入的鳄鱼种群提供栖息地和猎物。在国家公园建立之前,公园内的湿地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生计来源。因此,需要同时开展两方面的工作:i) 确保根据国际准则,按照科学和保护标准和程序重新引入物种种群;ii) 确保释放的种群有一个合适和安全的环境来繁衍生息,避免潜在的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风险。
积木
在猫田国家公园包秀湖重新引入暹罗鳄种群
1998 年,现场管理人员和科学家讨论了在包秀重新引入鳄鱼种群的可能性。这是因为该湖位于该物种历史上的栖息地,而且当时栖息地的质量已经得到改善,可以实施重新引入计划。为此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公园还与专家、管理人员和各级政府部门进行了讨论,以就该计划达成共识。
2000 年,在国际专家的支持下,从胡志明市的一个农场挑选了纯种的暹罗鳄(据说原产于猫田地区)进行训练,以恢复它们的自然行为。从 2001 年到 2005 年,共有 60 条成年鳄鱼被放归到包秀。2005 年 9 月,记录到第一批小鳄鱼。
最近的监测显示,鳄鱼的数量正在增加,分布区域也在扩大,一些邻近的湖泊也有记录。截至 2019 年,监测数据记录了至少 286 条鳄鱼(包括 228 条幼鳄)。到目前为止,可以确认淡水鳄种群已成功在猫儿山国家公园重新建立。记录在案的种群数量和结构确保了这是一个健康、有生命力的种群。
有利因素
- 猫田国家公园(包秀和周边湿地)的鳄鱼自然栖息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恢复,猎物种群得到了很好的维护,为鳄鱼的重新引入提供了便利。
- 鳄鱼养殖场的品种来源符合遗传学和流行病学方面的要求。
- 重新引入鳄鱼种群计划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 政府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帮助国家公园管理者下定决心重建暹罗鳄种群。
经验教训
在猫田国家公园成功重建暹罗鳄种群是越南和国际保护界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为今后的野化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当地的政治决心(地方政府和遗址负责人)在为种群重建创造必要条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功的重要因素包括:i) 可用于野化的繁殖种群;ii) 有足够猎物来源的安全栖息地;iii) 对人与动物冲突的正确认识,以确保重新建立的种群长期生存所需的兼容行为。
迄今为止,包秀淡水鳄重新引入计划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鳄鱼重新引入计划,因此可为今后其他种群重新引入项目提供经验。
减轻人类对公园自然资源的压力
1990 年以前,Bau Sau 附近地区受到来自 Dak Lua 社区当地居民的严重压力。当地人经常进入公园采伐木材、捕鱼和猎杀动物。当地人与护林员之间经常发生严重冲突(导致死亡,一个护林站在 1990 年被烧毁)。
公园建立后,公园管理者把重点放在了执法上。在此期间,一些捐助项目通过生产性的有效耕作,如灌溉、将水稻种植从每年两次增加到三次、高产玉米等,帮助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在当地居民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支持居住在核心区的家庭搬迁到缓冲区。与当地住户签订森林保护合同,在公园周边村庄成立森林保护小组。非法活动大幅减少。与当地社区的关系得到改善,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减小,栖息地质量得到提高。
在积极采取栖息地恢复措施的同时,野生动物的数量也迅速恢复。除了在 Bau Sau 地区重新建立的暹罗鳄种群外,其他受保护的动物种群也得到了很好的维持,如鬣羚和绿头雉等。
有利因素
- 新的保护区政策有助于解决前一时期的许多限制因素。
- 制定了适当的保护计划和战略。
- 通过国家和国际资助项目提供充足的资源(人力、财力)。
- 当地社区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 在恢复野生本土物种和受威胁物种方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经验教训
只有动员社区参与,才能取得猫田国家公园的保护成果。良好的战略计划和充足的资金投入帮助当地社区调整了生计活动的方向,减轻了对自然资源的压力,从而为恢复和提高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创造了条件。
影响
- 成功重建了暹罗鳄的种群,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暹罗鳄已在越南南部局部地区灭绝。
- 其他需要保护的物种,如高鹿、鹿、绿鲮鱼等的种群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并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 当地人的意识得到提高,生活得到稳定,减少了对公园自然资源的依赖。
- 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得到了改善,制定了长期和短期计划,配备了配套工具和设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管理成效。
- 对 Bau Sau 进行了修复,以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得到很好的维护,包括蓄水和调节、为生命周期依赖于同奈河流域的水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水生物种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受益人
利用包秀地区的物种
猫田国家公园
公园游客
越南自然保护机构
研究人员
当地社区
故事

科学与国际合作部主任 Pham Huu Khanh 博士自 1987 年以来一直在南猫田禁猎森林工作。当时,这个刚刚起步的保护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包括林地被侵占用于耕种、非法伐木、狩猎和诱捕野生动物以及使用破坏性方法捕鱼等。公园西北部的湿地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这里曾是旱季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聚集地,淡水鱼类丰富,也是暹罗鳄的家园。此外,含羞草的入侵也导致湿地栖息地质量下降,导致大多数物种数量减少。
1980 年以前,第 600 师的士兵曾描述过"夜晚包秀的鳄鱼眼睛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密集"。然而,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干扰,特别是无节制地捕杀成年鳄鱼以获取皮、肉和养殖幼鳄,猫田乃至整个东南地区的暹罗鳄数量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严重减少并局部灭绝。
从 1998 年开始,在中央部委、各省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下,猫田国家公园为改善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许多努力。特别是由荷兰政府资助的核心区猫田保护项目,以及由荷兰政府、越南政府和世界银行共同资助的缓冲区发展项目,都有助于加强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公园内外当地居民的生活。
重新引进暹罗鳄的工作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从 2001 年到 2005 年,公园共向包秀放归了 60 条成年鳄鱼。2005 年 9 月,记录到第一条小鳄鱼。截至 2019 年,监测数据记录了至少 286 条鳄鱼(包括 228 条幼鳄)。在过去的 20 年里,这里的鳄鱼数量稳步增长,并定期记录到新的幼鳄。
现在,每次到访包秀,Khanh 博士总是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几代国家公园工作人员的努力,政府和捐赠者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今后,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每次到猫田国家公园,都会继续欣赏沼泽之王沐浴阳光、捕捉猎物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