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人类活动对胡兀鹫巢穴的影响

快照解决方案
标志
Archivio PNGP

在科涅河谷(Valnontey)上游,大帕拉迪索国家公园的三对大胡子秃鹫(Gypaetus Barbatus )中的一对自 2015 年起开始繁殖。岩石筑巢区也是国际知名的冰瀑攀登区。攀冰者的活动时间与秃鹫筑巢的初始和更精细阶段(产卵和孵化)相同(12 月至 2 月)。科学界普遍认为,人为干扰是造成胡兀鹫繁殖失败的一个高风险原因。为了保护这对秃鹫的繁殖成功,公园内设立了一个 "缓冲 "区(巢穴周围 500 米),禁止任何形式的进入。这些限制性措施是《公园计划》中规定的 "最低限度保护措施 "的一部分。

最后更新 20 Mar 2020
2473 意见
背景
应对的挑战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冲突用途/累积影响
实施规模
当地
生态系统
冻原或山地草原
主题
物种管理
保护区和保留区治理
土著人民
旅游
地点
意大利奥斯塔河谷科涅 11012
西欧和南欧
影响

由于与科涅市政当局和当地其他相关方(阿尔卑斯导游协会、旅行社、酒店经营者)开展了共同行动,缓冲区才得以建立。该行动还伴随着新闻宣传活动和信息资料的制作。 其积极成果可归纳如下:

  • 该保护项目使鸟类在 2019 年成功筑巢(1 只幼鸟羽化),而 2018 年筑巢失败。
  • 与所有相关方分享这一过程有助于保护措施的成功,也使当地居民认识到限制措施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增强了对公园区域的归属感。
  • 通过在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发布信息,宣传了良好保护做法的原因,并提高了科涅在用户(甚至是潜在用户)中的形象,使他们在选择常去的地方时注意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 4--优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目标 17--目标伙伴关系
与撰稿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