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护林员提供犯罪现场保护培训,作为反盗猎措施
快照解决方案

在津巴布韦马利兰圭保护区为一头黑犀牛安装追踪发射器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Sue Mainka
2010 年,国际反盗猎基金会(IAPF)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举办了一次护林员培训。当时,犀牛偷猎者的定罪率很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现场证据的收集和向警方和法院提交不力。因此,国际警察部队培训的重点是犯罪现场的保护和管理,根据每个护林员接受培训的程度明确划分责任。
最后更新 02 Oct 2020
3635 意见
影响
在完成该模块学习仅两天后,一个由 5 名犀牛偷猎者组成的小组在维多利亚瀑布的私人保护区被捕。虽然没有偷猎犀牛,但仍有足够的证据让警方相信他们有猎杀受特别保护物种的意图。此案已提交法庭,同时提交的还有护林员精心保护的证据,以及根据最近指示的指导方针收集的证据。5 人偷猎小组被集体判处 37.5 年监禁,这在当时是津巴布韦最重的刑罚。这次在当地取得的成功让公众广泛了解了这支队伍的有效性,截至 2015 年发稿时,该保护区内再无犀牛被猎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相距约 100 公里的汉万吉国家公园西纳马泰拉地区,犀牛数量在类似时间内从 174 头骤减至 4 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