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众认识
2006 年以来,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金丝猴的研究论文 100 多篇,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 30 篇,在《自然》上发表 2 篇。获得国家专利 5 项,出版著作 6 部,3 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每年有 5000 多名大学生和科研人员到科研基地实习或调研。建立了展示中心,展示该物种的图片、资料、科普文章和实况录像,让游客在不打扰猴子的情况下观赏猴子。该物种被列入 2009 年十大新闻动物,多幅摄影作品获得国内外摄影大奖,著名纪录片在神农架取景,数十家大型媒体对该物种进行了报道。
当地人已充分认识到该物种的重要性,威胁栖息地的人类活动大大减少,许多当地人和游客成为志愿者,并收到了用于保护该物种的捐款。该物种的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大幅增加。
发布研究成果,宣传物种及其保护,邀请媒体讲故事,利用研究成果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物种及其保护的认识。
1.科研成果需要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教材。
2.科研基地不对普通游客开放。只有研究人员、考察团和媒体工作人员经消毒后方可进入基地。所有游客都应穿着消毒过的服装,并留在山路上,与猴子保持距离。
3.基地内猴子不熟悉的游客不得接触猴子。
4.必须控制游客数量,并要求他们保持安静,以免猴子受到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