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合作清除一种入侵性河流植物
完整解决方案

根除工作开展前塔亚河沿岸喜马拉雅香脂植物的分布情况(2001 年)
Podyjí National Park administration
根除喜马拉雅凤仙花(Impatiens glandulifera)是两个毗邻国家公园 Thayatal(奥地利)和 Podyjí(捷克)的一个成功的联合项目,该项目使河谷中的喜马拉雅凤仙花植物显著减少,并恢复了本地植物。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采用了共同的河谷管理方法、捷克工作人员可以进入河岸、改变了河谷草地的管理方式以及对河谷进行了持续的联合监测。
最后更新 27 Jul 2018
6851 意见
过程
过程概述
监测外来新生物(模块 1)和两个国家公园之间的沟通(模块 2)对于两个国家公园有效清除外来入侵植物(模块 3)和确保持续抑制外来入侵植物至关重要。协调当地土地所有者修剪山谷草地(BB 4)有助于减少入侵植物的蔓延。 如今,入侵物种的存量已经很少,两个公园都制定了控制入侵物种的程序和做法,以应对入侵物种可能增加的情况。土地所有者也了解入侵物种的潜在危险。
积木
入侵植物监测
波迪伊国家公园全权负责监测河谷中喜马拉雅香蒲和其他入侵植物的侵扰情况。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使用船只沿河岸监测植物的生长情况,尤其是在陆路难以到达的地区。如今,塔亚塔尔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也加入了船员队伍,每年从河面上进行一次监测。消灭入侵物种的措施在一年中会实施多次(2 到 6 次)。
喜马拉雅香脂树在边界两侧都有分布,但波迪吉国家公园更有能力实施这些措施。因此,根据两个国家公园的能力,对监测和管理的参与进行了划分。
有利因素
Thayatal 国家公园共同出资购买了一艘船,供 Podyjí 国家公园工作人员用于河边监测。为了能够定期越境进行监测,欧洲申根系统(即在这种情况下对客运开放边界)提供了便利条件。
经验教训
最初,只在捷克一侧进行小规模监测。最终,人们发现有必要在边界两侧和两岸对喜马拉雅香脂进行监测,以便获得必要的数据,为根除工作提供依据。
跨境保护区工作人员交流
两个国家公园的负责人每年会晤 4-5 次,讨论入侵植物监测和清除情况等问题。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获得了资金,并采取了必要的行动。此外,两个公园的其他工作人员也会在需要时随时会面,分享有关监测和清除工作的信息。
有利因素
通常至少有一名参与联合项目的 Podyjí NP 工作人员会讲德语,否则就讲英语以克服语言障碍。
经验教训
该项目揭示了跨境交流在自然保护领域的额外价值。如果没有 Thayatal 和 Podyjí 国家公园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充实的合作,该项目就不会如此成功。两个国家公园都将这些经验带到了未来的挑战和项目中,因为合作能够促进积极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跨境联合清除一种入侵植物
入侵植物出现在塔亚河两岸,塔亚河是国际边界,也是两个国家公园的分界线。 两个公园的工作人员分别从河两岸清除植物,并在监测工作发现植物后将其清除。 最初由波迪伊国家公园提出联合清除项目时,塔亚塔尔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对清除入侵植物工作的效率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了解到在其他地区曾多次尝试清除入侵植物,但都没有成功。因此,塔亚塔尔国家公园只愿意在初期投入少量资源,以检验根除工作是否有效。在取得初步成功后,塔亚塔尔国家公园投入资源,与波迪伊国家公园联合开展了更大规模的清除措施。由于这两个公园都反对使用杀虫剂,因此需要人工清除单株植物,而且最好是在种子萌发前的幼苗期清除。否则,种子可能会在清除成株时传播。不过,事实证明,在存量较大的地方,除草措施非常有效。
有利因素
在塔亚塔尔国家公园建立之前,波迪吉就已经启动了移除工作,这减少了联合根除所需的工作量。其次,穿过公园的河谷地段的地貌相对不利于该植物的迅速扩展。第三,捷克共和国于 2004 年加入欧盟后,捷克工作人员在奥地利境内清除植物变得更加容易。在此之前,工作人员每次越境都必须通知边防警察。
经验教训
两个国家公园学到的一个重要经验是,需要跨越州界,在两个保护区之间开展合作,共同实施自然保护措施。这尤其适用于在位于边界的河谷中清除入侵物种。
与当地土地所有者协调草地管理
私人土地占据了塔亚塔尔国家公园内河谷的很大一部分,这些土地以草地为主。农民耕种这些草地的经济效益太低,不值得在那里种植作物。不过,为了防止新植物在草地上生长和蔓延,塔亚塔尔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与农民协调,定期对这些草地进行修剪。反过来,农民也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
有利因素
奥地利政府为除草措施提供了资金支持,并在 ÖPUL 计划框架内促进保护自然栖息地的环保型大面积农业。
经验教训
其中一些农民对草地的维护以及喜马拉雅凤仙花的防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事实证明,已经建立的合作和联系在今后的活动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影响
两个公园联合开展的入侵物种监测和根除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除了少数单一种群外,喜马拉雅香脂树已经从两个国家公园中消失。这样就避免了新物种的迅速蔓延对塔亚河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继 2000 年建立塔亚塔尔国家公园之后,捷克和奥地利分别于 1995 年和 2001 年开始有针对性地清除喜马拉雅香脂树。随后,喜马拉雅香脂的数量迅速减少。2002 年的大洪水进一步加强了这一令人惊讶的积极效果,同时也阻止了喜马拉雅香脂的大规模蔓延。从那时起,这种植物几乎从河谷中消失了。当地土地所有者每年都会对河谷中的喜马拉雅凤仙和其他外来入侵植物进行联合监测和清除,并对河边草地进行修剪。通过联合消灭入侵物种和监测工作成功开展合作的经验提供了附加值,鼓励并促进了未来的跨境合作。
受益人
保护区管理者和当局
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 15--陆地生活
故事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当波迪吉国家公园的生物学家莱卡-雷特罗瓦(Lenka Reiterová)在河岸附近随意徒步旅行时,她发现喜马拉雅香脂树正在慢慢占据一席之地。在此之前,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对其进行控制。此后,最初的清除尝试效果不佳,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开始开发更好的方法来清除这种植物。"不久之后,我们意识到,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在于我们只能在河岸的捷克一侧开展工作。当时喜马拉雅香脂树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Reiterová 回忆道。2000 年,塔亚塔尔国家公园成立,并成为波迪吉国家公园的合作伙伴,共同清除奥地利边境一侧的入侵物种。在捷克共和国于 2004 年加入欧盟之前,一开始清除植物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每次波迪吉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越境前往奥地利,都必须通知边境警察。 2004 年之后,喜马拉雅香脂树的数量开始明显减少。2002 年,一场大洪水冲刷了波迪吉,喜马拉雅凤仙的生长情况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重要变化。"起初,我们担心这场自然灾害会助长入侵物种的蔓延,但结果却完全相反。洪水过后,喜马拉雅香脂树的数量急剧减少。从那时起,河两岸只出现过个别的这种植物,每年都会对其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植物,公园工作人员就会将其清除。 "Reiterová 认为:"我们与奥地利同事在该地区管理方面的首次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有助于我们在未来几年支持和创建其他共同项目。如今,对喜马拉雅香脂的共同监测和根除工作仍在继续。
与撰稿人联系
其他撰稿人
伦卡-赖特罗娃
波迪伊国家公园
罗伯特-布鲁纳
塔亚塔尔国家公园(前主任)
克里斯蒂安-乌布尔
塔亚塔尔国家公园
索菲亚-费廷格,解决方案共同作者
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造林研究所
Brady J. Mattsson,解决方案共同作者
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造林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