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 "速赢 "技术--埃塞俄比亚的蚯蚓养殖和蚯蚓堆肥

ISFM+ 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推广使用土壤肥力综合管理 (ISFM)。蚯蚓养殖或蚯蚓堆肥是一种利用红蚯蚓(Eisenia fetida)分解有机残留物的技术,目的是生产出营养丰富的堆肥和蚯蚓,用于出售或喂养家禽。农民利用当地现有的材料建造蚯蚓箱,并确保蚯蚓堆肥的五个基本要素:垫料(碳源)、饲料(植物材料和粪便)、良好的通风(氧气)、稳定的湿度(含水量为 60-70%)和适宜的温度(15-35°C)。ISFM+ 采用合作伙伴方式,合作伙伴在实施各种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该项目采用逐级培训培训员的方法,提高合作伙伴的能力,并将技术和方法纳入区域推广一揽子计划。它采用参与式学习和推广方法,鼓励在当地繁殖蚯蚓。
影响
蚯蚓堆肥是 ISFM+的 "速赢 "技术之一,既能满足短期需求,如农场一级的谷物和生物量产量,又能促进长期目标的实现,如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适当的残留物管理、养分和废物循环利用以及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水的渗透和保持能力。提格雷农业研究所对有机肥料(蛭肥、堆肥和农家肥)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蛭肥的有机碳、氮、磷、钾、铜、锌和铁含量最高。这一结果促使其他研究机构进一步研究蚯蚓堆肥对各种作物产量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很有希望,目前正在等待发表。由于观察到的产量效应,蛭石堆肥的应用被广泛接受和采纳。示范田和地区互访促进了该技术目前在各地区的推广。对蚯蚓的高需求带来了通过向同行或非政府组织出售剩余蚯蚓获得收入的机会(估计每位农民的平均年收入为 4000 埃塔博(n=800)),并导致建立了 565 个公共或私人蚯蚓繁殖中心,年产量达 36 吨。此外,截至 2020 年年中,至少有 17 个利益攸关方(非政府组织、中小型企业或捐助者)复制了蚯蚓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