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球上的石质堰塞湖水下文化遗产

完整解决方案
日本西部的石质防潮堤
A. Iwabuchi

石质挡潮堰是一种利用潮汐涨落来控制水位的挡鱼屏障,由大块岩石砌成,沿着海岸线呈半圆形、箭头形或近似线形延伸,规模宏大。这些围堰在涨潮时完全被淹没,而在退潮时则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让人们可以捕鱼。

虽然它们因海岸开发和全球气候变化而濒临消失,但其作为生态友好型渔具、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子宫和旅游景点的作用已开始引起国际关注。

本解决方案的重点是大学与沿海社区建立合作关系,提高人们对石质防潮围堰作用的认识,以及沿海社区作为文化遗产的相关传统生态知识。

最后更新 22 Sep 2021
4650 意见
背景
应对的挑战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海洋变暖和酸化
海平面上升
热带气旋/台风
海啸/潮汐
生态系统损失
污染(包括富营养化和垃圾)
不可持续的捕捞,包括过度捕捞
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
公众和决策者缺乏认识
  • 环境挑战:需要评估海洋气候变化对石质潮汐围堰及其相关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如今,一些堰塘只能捕捉来自附近城镇的塑料垃圾。
  • 文化和社会挑战:地方和国家政府应指定石围堰,并在政策中承认其为水下文化遗产。
  • 经济挑战:需要平衡石围堰和现代沿海开发。石质防潮堤有可能支持健康的沿海社区和海洋环境。
实施规模
多国
生态系统
泻湖
岩礁/岩岸
珊瑚礁
海滩
主题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缓解
修复
法律和政策框架
健康与人类福祉
岛屿
土著人民
当地行动者
传统知识
沿海和海洋空间管理
科学与研究
文化
渔业和水产养殖
旅游
地点
日本
韩国
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斐济
法属波利尼西亚塔希提岛
萨摩亚
所罗门群岛
巴布亚新几内亚
澳大利亚
美国
加拿大
印度
毛里求斯
科威特
南非
爱尔兰
英国
法国
西班牙
东非和南非
北美
西亚、中东
东南亚
东亚
西欧和南欧
大洋洲
过程
过程概述

在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框架下,教科文组织、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水下考古网络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水下文化遗产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必须提高人们对石质堰塞湖作为水下文化遗产和支持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这还包括提高尚未批准《公约》的国家的决策者的认识,以及在国际网络的基础上继续对石质堰塞湖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

解决方案的重点是培养沿海社区的传统生态知识,包括这些知识和石质堰塘在保护 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贡献,以及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地方一级,当土著社区或社区运动失去对遗产的兴趣时,石质堰塘就会被遗弃。 因此,在许多地方,由当地社区和利益攸关方组织的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积极保护 或恢复石质堰塘;学术界可以在国际组织和他们之间进行调解。

积木
建立保护石质潮汐围堰的国际网络

石质围堰的跨文化和多学科研究以及提高人们认识的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国际网络。

学术核心由三所成员大学组成,它们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水下考古网络的一部分:东京海洋科技大学关岛大学华沙大学。该网络将大学和专业培训机构联系起来,成为学术界、民间社会、当地社区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桥梁,从而加强了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另一方面,当地的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在保护或恢复石质防潮堤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作为中介,学术核心在沿海社区利益相关者(包括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与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以及地方和国家政府)之间建立关系。

有利因素

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水下考古网络提供了一个连接成员大学和培训机构的正式平 台,其学术核心在地方和国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重点是认识到石质堰塘作为水下文化遗 产的重要性。

当地社区并不总能意识到石质塘堰作为遗产的全球性和标志性意义。学术界充当调解人的角色,向沿海社区提供有关石质堰塘的良好建议和适当信息。

经验教训

每个拥有石围堰的沿海社区似乎都面临着类似的困难,以及类似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国际网络为当地社区提供了在全球范围内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机会。

一些大学(其中一些属于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水下考古网络)举办的会议和讲习班不仅有学术界人士参加,还有沿海社区和利益相关方的代表、决策者或政府官员参加。

承认石潮堰是一种重要的水下文化遗产

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水下考古网络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水下文化遗产委员会 (ICOMOS-ICUCH)负责实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第 1-1 条将 "水下文化遗产 "定义为至少 100 年来定期或连续地部分或全部处于水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性质的人类生存的所有痕迹。

所有的石质潮汐围堰在某些时期都部分或全部处于水下。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石质防潮堤,或至少是其基座,都可能是 100 多年前建造的。该公约 是第一部承认石质防潮堤为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的国际法。许多 国家尚未批准该公约,因此有必要继续提高人们对该公约的认识。

有利因素

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水下考古网络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水下文化遗产国际委员 会是支持实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最有影响力的组织

这些网络经常相互联系,例如,东京海洋科技大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水下考古网络的成员机构,其负责人也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水下文化遗产委员会的日本国家代表。

经验教训

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远未得到全球批准,在各国决策者中也不为 人熟知。 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水下文化遗产网络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水下文化遗产 委员会的学术渠道对于继续提高人们对《 公约》的认识十分必要。

记录与石质防潮堤有关的捕鱼、祭祀或其他社区活动的传统生态知识

石潮堰水下文化遗产最初是作为当地捕鱼机制而诞生的。这些工艺基于当地丰富的传统生态知识,由当地沿海社区成员带来。传统上,当地社区每月两次在春潮期间使用石围堰;这一习俗一直在防止当地人过度捕捞。在涨潮时,它们有时还起到鱼塘的作用。

传统生态知识,例如非捕鱼期的生态知识,以及与渔业有关的仪式活动(如海滩开放仪式)的生态知识,在沿海社区被广泛观察到,但在人类学家或考古学家进行适当记录之前,这些知识正在迅速消失。由于石质挡潮堰很容易被台风或大浪冲垮,因此绝对需要以传统知识为基础,由社区主导经常性的修复工作。然而,如果石制防潮堤被废弃,社区精神和传统生态知识都将消亡。

有利因素

每个沿海社区拥有的传统生态知识不仅是保护石质塘堰的关键,也是其福祉的关键。与进口罐头或加工食品相比,石质塘堰出产的海产品可持续且更健康。

通过大学和沿海社区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伙伴关系,用这些知识教育年轻一代是保护传统生态知识的重要成功因素之一。

经验教训

石围堰为沿海社区带来了繁荣和可持续发展,而记录工作则有助于长期建设当地能力和社会资本。

收集有关石潮堰及其相关传统生态知识的数据既可以在实地进行,也可以在档案馆和图书馆进行。就后者而言,这些知识可能只存在于书面档案文件中,因为许多社区已经因为现代化和全球化而失去了他们的传统。

分析石质挡潮堰在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或毁灭性风暴等全球气候变化面前的脆弱性

在全球气候变化面前,石围堰是最脆弱的。 最近的实地调查和参与观察证明,主要由于海洋环境变化,许多石围堰已被遗弃或直接破损。 如果海平面上升超过 1 米,地球上所有的石围堰都无法作为渔具使用。 一旦它们被风暴或大浪摧毁,一些沿海社区就无力修复,只能弃之不用。事实上,在世界各地,石围堰作为文化遗产和传统渔具,其水下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为了正确认识石围堰的脆弱性,已经对石围堰周围长期的潮差变化进行了评估,对石围堰面临的海岸侵蚀进行了测量,并对台风或大浪摧毁石围堰的影响进行了监测,有时还借助遥感数据。

有利因素

大学网络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提供以研究为基础的证据。

许多国家的政府不承认石围堰是水下文化遗产,甚至不承认它是渔具,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渔具就是专业渔民拥有的现代渔船或渔网。石围堰通常为沿海社区居民所有,而非渔民所有,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会对渔民造成严重破坏。

经验教训

除非地方或国家政府承认石潮堰为文化遗产,否则他们不可能对石潮堰在全球气候变化面前的脆弱性产生兴趣。 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政策制定者、社会科学家(如人类学家)、自然科学家(如海洋学家)、环保主义者、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合作伙伴或当地居民,在这一问题上共同努力,确实非常重要。

评估石质防潮堤在保护生物文化多样性方面的贡献

毫无疑问,石围堰促进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与没有石围堰的潮间带相比,有石围堰的潮间带寄居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物种。

一旦石围堰被废弃,捕获的鱼类就会减少。 随着当地人的注意力转向破坏性的现代渔业,与文化多样性相关的所有方面也将消失。 为了保持沿海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他们不能失去生物文化多样性,石围堰也可以作为这种多样性的标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大学网正在研究石围堰如何保护生物文化多样性。

有利因素

石潮堰的水下文化遗产似乎是海洋物种的人工子宫,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捕鱼方式之一。 要研究石潮堰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作用,必须进行定性和定量数据分析。对于后者,考古和历史研究是最有帮助的。

经验教训

在研究石质防潮堤时,确实需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跨学科合作。 在美国,考古学和人类学都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海洋学家或海洋生物学家提供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自然科学数据,而社会科学家则将自然科学数据与社会科学数据相结合,用于设计和规划。

影响

本解决方案的重点是促进沿海社区以及地方和国家政府参与石质塘堰的保护和保存工作。

  • 环境:石质防潮堤水下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与沿海社区的传统生态知识和习俗直接相 关。此外,这种沿海文化遗产更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或破坏性风暴等气候变化的影响。
  • 文化和社会:在一些地方,以社区为基础的恢复或重建石质防潮堤的运动已经开始。 研究人员、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正在与沿海社区合作,将石质防潮堤作为研究和对年轻一代进行环境教育的场所。
  • 健康:从石堰塘捕获的新鲜和免费的鱼类改善了社区的健康状况,因为营养更高的鱼类有助于人们的福祉,包括降低儿童死亡率、提高认知能力和增强免疫功能。
  • 经济:石质围堰周围的旅游业可以提高广大公众的认识。
受益人

这一解决方案的主要受益者是沿海社区,包括当地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地方和国家政府、海洋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

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 3--良好的健康和福祉
可持续发展目标 11--可持续的城市和社区
可持续发展目标 13--气候行动
可持续发展目标 14--水下生命
故事
希拉湖丰饶海洋保护理事会
在石质潮汐堰体验学习
Shiraho Conservation Council for Bountiful Seas

石垣岛(日本琉球群岛)的白保村曾经有 10 多个石制防潮堰,但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最后一个防潮堰被废弃,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不像以前那样能捕到很多鱼,很容易被台风或大浪冲垮。

2005 年,非政府组织 "白保丰饶海洋保护理事会"(SCCBS)成立,旨在促进以社区为基础的珊瑚礁保护。该理事会在 2006 年重建了一个石制防潮堰,主要目的是防止农田里的泥土外流,破坏当地的珊瑚花园。这也为定居在这些地区的当地社区提供了支持,使他们重新对健康、有韧性的近岸区域产生兴趣。

除非政府组织成员外,当地学校的学生及其家委会也参与了重建活动。

随着石垣岛各代人及其生态游客对石潮堰及其生态功能的正确理解不断加深,2010 年,理事会在白保村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石潮堰高峰会议。

M.Kamimura, 2017, Shiraho Hamlet and the Summit Conferences on Stone Tidal Weirs in Japan, in M. Tawa, ed.,Landscapes Having Stone Tidal Weirs, Nishinomiya:关西学院大学出版社,第 21-33 页。

与撰稿人联系
其他撰稿人
比尔-杰弗里
关岛大学
Masahito Kamimura
筑紫学院大学
Hye-Yeon Yi
木浦国立大学
保罗-蒙哥马利
都柏林大学
玛格达-明古齐
纳尔逊-曼德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