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放飞鸟舍补充喂食
Rachel Hughes/Durrell
2013 年至 2018 年期间,人工饲养的雏鸟被小群软释放,复制了正常的家庭群体规模。
计划是在雏鸟羽化后不久放飞,但首次放飞使用的是亚成鸟(小于 4 岁)。泽西动物园的人工繁殖直到2014年才取得成功。
放归鸟群在放归鸟舍中进行了至少 2 周的适应性和社会化训练,并训练它们将哨声与食物联系起来,以便工作人员在需要重新捕捉时将鸟儿唤回鸟舍。每批鸟最初都有一定的放飞时间,然后被叫回鸟笼取食并被关禁闭,直到下一次放飞。放归时间逐日增加,直至完全放归。工作人员跟踪任何一只没有返回的鸟,在可行的情况下试图将其引诱回来。如果鸟儿去了栖息地,工作人员会在日出时返回重试。
所有鸟类都安装了脚环。2013 年至 2016 年间放飞的所有鸟类都安装了尾部甚高频发射器。起初,它们每天要接受三次补充喂食,与圈养时一样,后来减少到每天一次。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现在,以便进行密切监测。
泽西动物园的兽医部门在放归前和放归后都会进行粪便筛查,以监测寄生虫水平,必要时使用驱虫药,并对身体损伤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