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湄公河上游三角洲以洪水为基础的农业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在越南安江省、同塔省和隆安省推广并改进了当地实践的洪水(湿地)农业和生计模式。这些做法都是以记录在案的农民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我们鼓励以洪水为基础的生计,将其作为三季稻种植(主要的农业耕作方式)的一种经济上可行、低风险的替代方式。它们有助于提高经济和气候适应能力,保护和恢复湄公河三角洲淡水湿地/洪泛平原的生物多样性。干预措施采用了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并考虑了三个系统--浮水稻系统、荷花种植系统和水稻养殖系统。此外,由于极端天气日益增多,还探索了混合解决方案(堤坝与冲积平原相结合)。混合模式可以更好地控制洪水,采用适应性方法克服干旱风险,管理洪水的到来和退去,使其更加符合作物生长的需要。
背景
应对的挑战
在湄公河三角洲的冲积平原上,三季稻单作一直是主要的农业耕作方式。这种做法造成三角洲季节性洪泛平原的重大损失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下降,包括土地肥力降低、抗洪能力下降以及水生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洪水风险增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导致越南和柬埔寨之间的跨境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从 2013 年开始,"湄公河三角洲计划 "中出现了 "以洪水为基础的农业 "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 "以自然为基础的解决方案 "的一部分。2015 年至 2018 年期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试点地区完成了对农民倡议和概念验证的初步研究。这些研究为该地区类似项目(如世界银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粮农组织的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参考。
地点
过程
过程概述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标准》ᵀᴹ 的标准和指标,对越南基于洪水的农业干预措施进行了评估。由于该标准中的所有标准都同等重要,因此这些标准并不能全面说明什么可以被视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但它们说明了使这种新农业模式的引入获得成功的一些因素,并强调了下一步提高吸收率和扩大规模以及确保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步骤。
积木
围绕支持性法律和政策框架制定干预措施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干预措施以 2013 年《湄公河三角洲计划》为基础,该计划建议将高价值的双季稻种植与基于季节性洪水的农业/水产养殖相结合,以管理洪水风险。受此影响,颁布了题为 "建设可持续发展、气候适应力强的湄公河三角洲 "的第 120 号国家决议。该决议于 2017 年 11 月通过,规定应选择基于自然的适应模式,这些模式对环境无害,并在 "积极与洪水共存 "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一年一度的湄公河三角洲论坛汇聚了各国政府和发展伙伴。这些论坛为交流经验教训和认可湄公河上游三角洲的共同愿景提供了空间,包括转向更自然的土地和水资源利用。
有利因素
2013 年《湄公河三角洲计划》抓住了一系列社会挑战和利益,支持实施以洪水为基础的农业系统。社会挑战包括:由于围垦种植密集型水稻,湄公河三角洲洪泛平原丧失,从而丧失了洪水吸收能力;土地肥沃度和含水层补给面积减少;水生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社会经济不平等加剧,原因是为弥补虫害风险增加、渔业损失、沉积物和土壤肥力而增加了投入成本。
经验教训
支持性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为改变土地用途提供了机会,并促进了相关倡议之间的伙伴关系,以便在开放式洪水区和洪水控制区采用以洪水为基础的农业。
加强各项目之间的合作,扩大影响范围
干预措施的设计考虑到了整个湄公河三角洲面临的挑战,2013 年湄公河三角洲计划也体现了这些挑战。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干预措施与其他类似倡议合作,战略性地解决了知识差距、农民的能力需求和区域规划挑战。该干预措施通过基于洪水的农业改善生计,应对环境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虽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初的试点干预措施仍然是有限的、小规模的,但类似项目之间的合作以及最近的政策发展目前都支持在湄公河三角洲上游140万公顷的洪泛区开展大规模的干预措施。
有利因素
湄公河三角洲发展伙伴工作组和湄公河三角洲年度论坛定期分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试点项目的经验教训和其他类似项目的经验。此外,学术界对基于洪水的农业的新兴趣已经在产生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并加强合作与伙伴关系。
经验教训
以洪水为基础的农业与一些低矮堤坝洪水控制系统的混合系统有助于管理早期/严重洪水和干旱的风险。通过在季节性洪水期间开闸泄洪以恢复洪水滞留区,高堤防封闭洪区的潜力最大。然而,现有项目尚未解决这一潜力问题。这表明,要使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干预措施产生大规模的积极影响,小规模(通常侧重于试点)、基于项目和有时限的干预措施不足以应对复杂的社会挑战。然而,该地区相关干预措施之间的伙伴关系促进了机构和政策的发展,并支持加强跨部门协调。此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牵头的绿色气候基金提案正在准备之中,以增加吸收,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并应对跨境挑战。
为过渡到以洪水为基础的农业提供财政支持
几项成本效益分析使人们深入了解了不同农业系统之间的主要权衡。为了补偿农民对洪泛平原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和恢复,他们获得了支持,以支付过渡到以洪水为基础的农业所需的成本,并抵御将更多低堤坝地区转化为高堤坝封闭控制区的压力,从而将土地排除在洪水之外。有些地区采用了混合模式,由低堤控制洪水来临/退去的时间,以支持双季稻和洪水作物(而不是传统的第三季水稻)。在荷花种植系统中,洪水农业使活动多样化,包括养鱼、生态旅游和休闲机会。
有利因素
一项可行性研究表明,如果采用以洪水为基础的季节性农业,几十万农民和一些下游城镇将从洪水中获得经济利益。此外,还对以洪水为基础的作物和整个种植系统与单一水稻种植相比的盈利能力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
经验教训
今后,需要更详细地考虑价值链,特别是大米生产的价值链,以支持以洪水为基础的新农业模式,并获得大米出口商的支持。对价值链的考虑将确保以洪水为基础的生计模式的经济可行性,并为其推广提供动力。通过咨询和对经验教训的分析,市场准入和缺乏价值链发展被认为是扩大洪水农业规模的最大挑战。在设计未来的绿色气候基金项目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
影响
在湄公河上游三角洲采用洪泛农业的主要积极影响包括通过增强洪泛平原的生态系统功能来改善洪水风险管理。洪水滞留能力的保护或恢复有助于含水层补给、减少土地沉降以及保护或恢复水生生境/生物多样性。其他积极影响还包括野生渔业的可能性、通过重建季节性洪水的自然水文减轻河流侵蚀,以及通过季节性洪水造成的沉积物沉积等提高土地肥力。
受益人
主要是当地农民、政府代表
可持续发展目标
故事

2016 年,提出了《湄公河三角洲防洪战略》,使各省能够以更加协调的方式在洪泛区进行规划,保护生态系统。以洪水为基础的生计模式,如荷花种植、漂浮水稻系统和水稻-水产养殖,作为农民在经济上可行的选择被纳入该战略。
改用基于洪水的农业耕作方式可为当地农民带来诸多益处。集约化荷花种植已经证明,洪水存储量的增加(每 1,000 平方米约 1,500 立方米)增加了鱼、蟹和水鸟的数量。此外,不再需要使用化学品或杀虫剂。
这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好处也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认可:
来自 Thap Muoi 县 MyHoa 乡的资深莲农 Nguyen Ngoc Hon 先生说:"我坚信,如果种植荷花的利润高于种植水稻,高堤坝地区的农民会愿意转而种植荷花,因此,洪水滞留战略是一个可行的目标。当然,荷花种植比水稻种植能容纳更多的水。因此,它有助于更好地调节环境。我认为,荷花模式能够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因为它既能应对洪水,也能应对干旱。种植荷花既能增加收入,又能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