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参与式协商进行治理评估
2014 年 2 月,在村、村集群、县和省一级实施了治理基线评估,以收集迄今为止有关兴南诺保护区治理和管理的数据。这项参与性活动为表达失望和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并通过将各利益相关方聚集在一起,为兴楠诺保护区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愿景提供了思路。治理基线评估还包括根据东盟生物多样性中心(ASEAN Centre for Biodiversity)制定的自我评估方法(Mardiastuti 等人,2013 年)和欣南诺项目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出版物《保护区治理》(Borrini-Feyerabend 等人,2013 年)附件 3 制定的调查问卷,对管理成效和良好治理进行衡量。
面对面对话。在国家和非国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会议上达成共识并建立信任。扎实、透明、有据可查的进程,由于参与人数和利益相关方众多,地方当局不 能忽视这一进程。由中立调解人进行调解,将各方召集到一起。国家、省和地区各级决策者的强有力领导。
用于衡量管理成效和善治的方法相对简单,成本效益高,因此适合每年重复使用。这种方法非常适合老挝的国情。围绕每个指标问题的讨论与最终监测结果一样有效。各小组每年进行自我评估的方法是一种简便的社会监测方法,其中定性指标可以量化并随时间进行比较。这些工具适用于进一步的行动规划,首先可以确定相对容易改进的领域。有限的资源将主要分配给这些领域,而不是集中在保护区改变潜力有限的领域。调查结果也可以很容易地提交给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尝试改善公园管理部门无法影响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