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保护的重要性没有年龄限制,而学校则是产生长期影响的有力切入点。在菲耶纳纳,BIOPAMA 项目与 27 所公立和私立中小学合作,将狐猴保护纳入教学实践。通过一系列研讨会,144 名教师接受了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资源管理纳入课程的培训,其中特别关注狐猴。传播和信息部门还与国家教育部合作,将狐猴保护纳入国家环境教育框架。
这一举措的另一个亮点是利用公共活动提高人们对狐猴保护的认识。狐猴节是 CAZ4Lemur 项目的一部分。前两届狐猴节分别吸引了 1200 名和 1500 名参与者。狐猴节由市长领导,并得到了当地政府、COBA、学校代表和社区成员的支持,活动内容包括嘉年华、官方仪式以及诗歌、戏剧和舞蹈等创意活动。孩子们戴上狐猴面具,为主题床单涂色,并参加了工作坊。标语 "Varika: tsy fiompy, tsy fihinana, fa haingo ary mampaharitra ny ala"("狐猴不是宠物,也不是食物,而是保护森林的美物")体现了此次活动的精神。狐猴节最后放映了一部关于狐猴和环境保护的纪录片。
辅助活动包括为巡护员提供执法培训,以及为教师举办节前/节后讲习班。
这一举措的成功得益于各方的通力合作。该项目与国家教育部合作,特别是与全球计划和大众教育与公民事务局(DEMC)合作,开发环境保护教育模块。
菲耶纳纳的 27 所学校由两名 ZAP(行政和教育区)负责人提供支持,他们帮助协调了逐级培训模式。选定的教师接受了狐猴和栖息地保护方面的培训,然后负责培训他们的同行。位于莫拉曼加的独联体国际空间合作组织办事处确保与国家教学标准保持一致。该项目还与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协会合作,通过不同的平台加强保护信息的传播。
事实证明,游戏卡、标牌、彩页和狐猴照片等教育工具在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方面非常有效。不过,需要更广泛地分发这些材料,以确保所有教师都能掌握,尤其是在教学时间重叠的情况下。
虽然环境主题是国家课程的正式组成部分,但要整合狐猴的具体内容,就需要精心准备量身定制的教学材料。事实证明,纪录片放映也很有影响力,吸引了学生和家长的浓厚兴趣。
最后,教师和巡护员在实地考察或自然郊游中的合作极大地促进了相互学习。知识交流应该是双向的--在教育工作者、巡护员和家庭之间,以建立一个更强大、更知情的保护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