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产地实验室,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改进世界遗产管理

世界遗产领导力计划(WHLP)正在促进研究与实践之间的联系,通过将遗产地方法应用于研究与实践实验室--遗产地实验室,支持世界遗产地的管理和政策制定。遗产地实验室的目的是为特定的世界遗产地提供一个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议程孵化器,同时也为更多面临类似问题的遗产地提供服务,促进研究项目的开展,其研究成果可为遗产地管理带来积极的益处,并促进遗产地管理实践,从而影响未来的研究。遗产地实验室的试点阶段包括在一年内举办六次在线讲习班。在这些研讨会上,遗产地管理者和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共同探讨可通过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来解决的真正的世界遗产地问题和关切。
背景
应对的挑战
世界遗产系统为学术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空间,然而,这种合作还没有充分和系统地开展。 遗产地实验室旨在通过应对以下挑战激活这些网络:
- 学术界与遗产地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薄弱;
- 自然和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之间缺乏交流或交流有限;
- 遗产研究对遗址管理缺乏直接影响;
- 解决遗址管理问题的研究有限;
- 促进世界遗产应用研究的平台缺乏或有限;以及
- 缺乏或有限的平台来促进跨学科、跨学科和知识系统对话,包括世界遗产方面的 土著和地方知识。
地点
过程
过程概述
各机构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启动遗产地实验室进程(BB1)奠定了基础,从而使 研究与实践小组致力于参与在线孵化器讲习班(BB2)和出版成果(BB4)。作为研究人员和遗址管理者之间的一项合作工作,对管理成效的评估(BB3)使伙伴关系得以加强,成果得以开发。
积木
在研究机构和管理当局之间建立伙伴关系
世界遗产领导力计划(WHLP)公开征集有兴趣在遗产地实验室合作研究世界遗产管理问题的研究实践团队。研究-实践小组必须由一组研究人员(2-4 人)和一组遗产地管理人员(2-4 人)组成。研究小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研究机构的教师、博士后和研究生,涉及文化遗产和/或自然遗产领 域。遗产地管理者小组可包括 2-4 名参与管理一处世界遗产地的成员,这些遗产地可能属于一个或多个机构(管理当局、市政当局、社区等),并且是世界遗产地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世界遗产项目鼓励研究实践小组开展跨地区、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工作,包括将性别和代际平衡作为优先事项。研究实践小组必须承诺在遗产地实验室试点阶段及其后续活动期间(包括在 6 个孵化器在线讲习班之间)共同开展工作。
有利因素
- 现有的世界遗产研究和实践网络,特别是与世界遗产项目有关的网络,包括《世 界遗产公约》咨询机构的网络:教科文组织教席、大学论坛、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科学委员会、世界保护自然联 盟各委员会和专家小组,以及各种倡议,如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世界保护自然联 盟联系实践项目和世界遗产地管理人员论坛;
- 遗址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对应用研究的兴趣;
- 遗产工作者对跨部门和国际联系的兴趣。
经验教训
在与潜在的研究--实践小组进行联系和磋商的过程中,显然需要对这样一个项目作出承 诺:
- 研究机构和管理部门的机构支持;
- 潜在的财政支持,以确保团队中两个群体的承诺;
- 为研究人员提供资金以外的特殊奖励,如科学出版物;
- 产生对管理当局有用的具体成果,如制定可与管理计划结合使用的研究议程。
研究-实践孵化器在线讲习班
遗产地实验室为 8 处世界遗产提供了一个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议程孵化器,通过在 7 个月内举办 6 期在线讲习班,每期 3 次,每次 3 小时,促进研究对遗产地管理产生影响,遗产地管理对研究产生影响。在这些讲习班期间,共同探讨了遗产地管理问题,使研究人员能够与在实地工作的遗产地 管理人员一起检验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员得以进入世界遗产地,深入了解当地的需求。遗产地管理者熟悉了研究方法,并共同为其世界遗产地制定了研究议程。30 多位来自不同背景的特邀发言人,包括研究人员、从业人员、官员和国际专家,就每期讲习班的具体主题提供了意见。主持人就制定研究议程的任务向各小组提供反思和反馈意见。
有利因素
- 由于 COVID 的大流行,世界遗产中心转而开展在线活动,这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从业人员和专家得以参与其中。
- 项目的大多数参与者已经熟悉了在线环境,包括互动应用程序的使用,这使得交流更加密切。
经验教训
- 尽管参与者已经习惯了在线环境,但在时区协调方面仍有限制(对一些人来说太早,对另一 些人来说太晚),因此,这类活动最好在国家或地区一级开展。
- 每个讲习班都存在网络连接和设备使用的技术问题,限制了一些项目参与者的积极参 与。
- 缺乏物理连接是一个挑战,然而,在线环境允许其他类型的交流和连接,并扩大了网络 (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团队可以在虚拟聊天室和教室组织工作)。
合作评估世界遗产的管理成效
遗产地实验室测试了根据世界遗产名录或与世界遗产名录合作开发的概念和工 具,包括世界遗产管理知识框架、增强我们的遗产工具包 2.0(EOH 2.0)以及 PANORAMA 自然-文化社区案例研究数据库(https://panorama.solutions/en/portal/nature-culture)。为了制定世界遗产的实践主导型研究议程,遗产地实验 室建议每个研究-实践小组在研讨会之间完成任务,随后提交。任务的顺序旨在为每个世界遗产的研究议程的制定提供信息,使用 EOH 2.0 工具包中旨在评估管理有效性的工具 1、2 和 4。各小组评估了对其遗产地的价值和属性、管理安排和影响因素的共同认识,从而确定了管理问题和研究重点。
有利因素
- 世界遗产项目目前正在开发一些支持世界遗产管理的手册和工具。在遗产地实验室试点阶段,可以对这些手册和工具进行测试。
- 这些手册和工具的作者以及在其遗产地应用这些工具的实践者参与了该项目,促进了这一进程。
经验教训
- 手册和工具是为世界遗产和其他遗产地的管理者编写的,研究人员较难理解。不过,在使用这些工具的过程中,有助于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管理情况,并根据实地问题确定管理需求和研究需求,与遗产地建立更密切的联系。
- 研究人员与现场管理人员在评估管理成效方面的合作对于加强研究与实践之间的伙伴关系至关重要,并有助于在团队内部启动新的潜在项目和计划。
公布收益
为了让研究与实践小组自愿加入遗产地实验室,有必要确定产生对个人、机构和遗产地 有用的实际成果。遗产地实验室建议制定和出版该进程产生的研究议程,在《文化遗产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期刊》(绿宝石)上出版专刊,这对学术界来说是重要的一步,还建议在《PANORAMA》上发布自然-文化解决方案。
有利因素
- 世界水文计划管理着 "PANORAMA 自然-文化社区";
- 主要实施伙伴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本身是一个研究机构,拥有内部出版机构;
- 与《文化遗产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杂志》(Emerald)建立了合作关系,以编制特刊。
经验教训
出版成果的过程是在线孵化器研讨会过程的补充,因此必须计算这两个过程的时间,并计算编辑工作和后续工作的资源。这需要在开始实施前确定。
影响
遗产地实验室促成了
- 建立或加强了研究机构与遗址管理机构之间的伙伴关系;
- 在全球 4 个地区和 8 处世界遗产(包括历史名城、保护区、考古遗址、文化景观、 本土建筑遗产和工业遗址)的研究人员和遗址管理者之间建立网络联系;
- 为世界遗产制定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议程;
- 测试和制定可在其他遗产地推广的研究与实践合作模式。
受益人
世界遗产系统的参与者,包括研究人员、遗产地管理者、青年、当地社区、《世界 遗产公约》咨询机构、遗产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