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大学等多所院校合作,建立了西北大学金丝猴监测研究基地和大熊猫、金丝猴国家野外生物多样性科学观测研究周至分站,作为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实习基地。这些合作关系促进了野生动物调查和其他科学工作的共同努力,从而推动了该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实施研究项目进行广泛调查,建立了大熊猫、金丝猴、金丝猴、喜马拉雅紫杉和金丝猴等珍稀保护物种的综合数据库。由此编制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报告》、《金丝猴调查报告》等 13 份专业调查和监测报告,获得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自 2012 年以来,红外相机已拍摄了约 40,000 张照片和 5,000 段视频,记录了包括大熊猫和金丝猴在内的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周至自然保护区曾三次记录到三只豹子一起觅食的画面,还有两只野生大熊猫嬉戏的镜头,以及首次记录到棕色大熊猫的出现。此外,在辖区内的不同地区也记录到了亚洲金猫的影像。2019年,金丝猴的镜头获得了中央电视台 "秘境之眼 "的 "最佳视频奖"。仅2023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就被省级、国家级媒体报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