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之路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归个人、地方或国家政府所有,由他们负责维护。当地居民和非营利组织(NPO)也参与一些朝圣之路的修复、保护和维护工作。例如,许多保护协会在伊势志朝圣路线上非常活跃,他们每天都会对山路上残留的古道进行清扫。他们还在台风和暴雨过后进行巡逻。这些活动都记录在报告中,并通过各市町村教育委员会提交给各县教育委员会。
纪伊山区的大部分林区都已植树造林,因为这里历来是伐木的地方。树木每 50 到 100 年砍伐一次,砍伐之后,人们再种植小树。这种传统的伐木策略自 16 世纪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特别是在以樱桃为特色的奈良县吉野郡,采用的是种子采集、种植、种植密度、疏伐和砍伐等传统技术。奈良县还引入了森林环境保护税,并通过市镇与志愿者和民间组织合作砍伐废弃森林。在废弃的森林中重新种植阔叶树,而不是适合林业的针叶树,如杉树和柏树,并将针叶树和阔叶树的混交林改造成未来不受人为干预的森林。在进行传统植树和采伐的同时,我们还努力以可持续的方式维护纪伊山脉的森林和森林景观。
在纪伊山圣地被指定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作为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后来又被纳入生物圈保护区,最后成为世界遗产的一部分的整个过程中,宗教团体根据数百年来基于宗教信仰和神圣价值的传统知识,被正式授权对其进行保护和管理。例如,由于原始森林的神圣性,不同宗教团体对其进行了严格的保护,禁止砍伐。 ,山地景观被真言宗佛教徒解释为具体化的 "曼陀罗",修道者通过在这些自然环境中朝圣和苦修来再现 "曼陀罗"。对于朝圣者来说,纪伊山代表着人间天堂。另一个例子是那智神林,根据《文化财产保护法》,它被指定为 "天然纪念物",由熊野那智神社负责管理,是其圣地的一部分。那智瀑布被视为圣水。这意味着圣水不能被触动或挪作他用。
除了根据文化厅实施的《文化财产保护法》指定的文化遗产外,该遗产地还包含符合吉野熊野国家公园的区域,该公园由环境省和与其相关的三个县负责管理:和歌山、奈良、三重三县及其地方当局负责管理。纪伊山地世界遗产圣地和朝圣之路三都道府县协议会最初是为申报世界遗产而成立的,申报后负责协调保护行动和制定管理计划。三个都道府县的知事担任理事会的主席和副主席,各市町村的市长和教育部长担任理事会成员。文化事务局作为观察员参与其中。此外,一个由多个领域的专家组成的科学委员会也为理事会提供建议。
三个都道府县和政府对将纪伊山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强烈兴趣,使都道府县和负责保护的政府机构之间建立了伙伴关系,以制定和开展申报工作。
根据申遗时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建议,三县制定了全面的保护管理计划,并建立了由三县 议会牵头进行保护和管理的制度。这一制度对日本多个都道府县提名其他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及其保护管理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圣地和艺术灵感之源(富士山)富士山。
为了将伊富高文化纳入正规学校课程,教师需要接受有关伊富高文化的能力培训。由于现代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多数伊富高族教师已经忘记了祖先的价值体系。有些教师是在伊富高地区以外接受培训的。目标是培训教师将文化融入数学、社会科学和所有课程,并设计将伊富高文化作为交叉主题的学习材料和模块。目前正在对教师进行地方课程开发和学习模块设计方面的培训。
国家政府对教育系统进行了改革,允许采用基于地方的课程(IPED)。
伊富高文化不需要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来教授,而是可以作为整个课程的一个交叉主题。
伊富高梯田由家庭维护,这不仅是作为主食作物的生产区,也是出于祖先传下来的情感原因。水稻梯田的维护主要体现了整个社区的合作精神,这种精神的基础是对伊富高农业生态系统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详细了解、尊重农历周期的精细调整的年度系统、分区和规划、广泛的水土保持、对基于各种草药加工的复杂病虫害防治制度的掌握以及宗教仪式。然而,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年轻人被城市全球化生活方式所吸引而缺乏参与,这些知识正受到威胁。为了保护梯田,必须承认伊富高文化,并将伊富高土著知识传承给下一代。SITMo 提出的可持续战略是将文化和遗产纳入官方课程,从而保护伊富高文化。
2013 年,菲律宾通过了实施土著人民教育(IPED)的立法。早在此之前,SITMo 就一直站在宣传的前沿,倡导将传统知识纳入正规学校的课程,以解决水稻梯田及其所代表的一切日益恶化的问题。随着 IPED 现已制度化,宣传活动仍在继续,将传统知识、母语和当地历史纳入各级教育系统。
在这一过程中,社区磋商是必要的工具。社区长老、文化传承人甚至政治领导人都参与其中,从最初的咨询到审定学校使用的学习材料。菲律宾政府规定,必须遵循自由和事先知情同意程序(FPIC)。
菲律宾的教育制度是殖民者征服土著战略的延续。美国人建立的教育体系持续了一百多年,足以抹去一个人对自己民族身份的坚持,并接受同质化的民族主义意识。教育被标准化,价值观被民族化。教科书宣扬,不上学的后果就是当农民,非基督教信仰是野蛮人的方式。原住民文化被妖魔化,以至于年轻人实际上厌恶被认定为原住民文化。彻底改革教育系统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教育非殖民化是未来的方向。